平常进出口用的集装箱都是船公司提供的,也有一种叫自备柜SOC(Shipper’s Own Container),这种柜子就不属于船公司。这个柜子就是商品本身。我们看一个这种柜子出事的案例。
我是财保网Tank,主业一直是货运保险,现新增服务:AMS/ISF/ACI/EMF/AFR/ICS2申报,只要7块钱,人民币哟。有啥纠纷或保险不赔的问题可以找我免费咨询,一起捣鼓捣鼓。
01
建材公司委托小货代出六个活动板房,这玩意跟20GP集装箱外观相似,但不是集装箱哈,住人的那种硬度偏弱点。装货的集装箱是有全球统一标准的,尺寸承重等指标要合格。
建材公司也懂这个,订舱托书上就写了:“自身可以堆高3层,要求装载在船舶甲板上面,上面不要压重箱”,小货代收到托书就转手订给了中间货代,中间货代又转手订给了庄家。去南美的。
02
船就在大大的海上开呀开呀开,到了一个途经港再次捆扎时,船公司发现:哎呦卧槽,咋船上掉海里三个柜子没发现呢。
马上请了第三方机构的调查员查原因,结果是:这三条掉海里的柜子是放在自备柜上的,因为自备柜硬度不够,不能承受装载于其上的三个集装箱的总重量而垮塌所致,并认为涉案六个非ISO标准集装箱不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必须堆装在最上面一层以保证其上没有其他货物。
出事了就算账吧,掉海里的三条柜,其中两条柜没买保险,就自认倒霉吧,船公司无责也不用赔。有一条柜买了保险,保险公司赔了货主货值之后找船公司代位追偿,船公司讨价还价最终3万美元和解,然后保险公司把权益转让给了船公司。
03
阶段性结束,船公司收集完证据,把庄家和发货人建材公司给告了,要两家赔3条集装箱柜子的钱和赔保险公司的钱,共4万多美元。
庄家认为有点冤:船大哥,小弟跟你签合约的,俺是船代啊,只是名义上的订舱代理人,你告小货代和中间货代呀,告我干啥。另外,发货人建材公司提供了虚假的自备箱合格证书,应该建材公司赔钱。
建材公司说:我订舱的时候托书上写了,上面不能压重货,我说清楚了,出事故不关我的事。
法院认为:
1、庄家和船公司的协议中约定了庄家可以代收海运费,再转交给船公司,属于船代身份,庄家的行为代表船公司。任何人向庄家订舱时将货物运输、装载等信息告知庄家之后 ,视同已经告知船公司。庄家有义务向船公司正确传达货物信息,如其未正确履行告知义务,则应向船公司承担由此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
2、建材公司订舱时注明了不能压重,中间货代向庄家订舱时也注明了。
庄家说向船公司订舱时口头表达了自备柜不能压,要放在最上面,但船公司否认有收到此指令。口头的没有证据,所以判定庄家没告诉船公司。
3、自备柜活动板房被放置在最下层的情况下,仍然会导致垮塌,这个结果与《自备箱申请表》虚假与否并无关系。
4、损失金额。船公司赔保险公司3万美元,没毛病。三条柜用了很多年,按新集装箱采购价算一下折旧按4500美元算。
法院判决:
庄家赔船公司34500美元。

Tank Talk:
建材公司订舱时注明了柜子不能压,没隐瞒,所以无责。小货代和中间货代都如实传递了信息,没过错就无责。
庄家说口头告知了船公司不能压,口头的算个球啊,对方说不认就不认。堂堂船代这点道行都没有啊。
做事要留痕哇,涉及到钱钱,谁说的话都不好使。
再提醒一下,财保网新产品:AMS/ISF/ACI/EMF/AFR/ICS2申报,只要7块钱,人民币哟。也可以代申报和系统对接。
END
写文章只是爱好,吃饭还是靠卖保险,帮推荐一下哟。
保障更多,帮同事省时间,帮公司省钱。海运、空运、陆路一切险,50万货值只要100多块钱保费!

原创文章,作者:壹流融媒88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l123.com/hang-ye-zi-xun/2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