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亚马逊正式宣布了2025年春季大促时间。
然而消息传出后,似乎并未在跨境圈里引起太多波澜,甚至在“绿标”新规及关税压力下,许多卖家都表现的兴致缺缺…
春季大促时间及新规
据亚马逊公布,2025春季大促将于3月25日至3月31日举行。
大促活动同时覆盖美国站、加拿大站和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9个站点。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亚马逊以“绿标”作为新流量入口。
通过获取“绿标”,相关卖家的产品将获得亚马逊平台更多的流量倾斜,包括但不限于“10%至30%的免费精准流量扶持”、“专属绿标产品的特色展区”以及“从产品关键词搜索到特色榜单的全方位优先展示机会”等。
亚马逊绿标:指的是卖家产品在通过亚马逊气候友好认证后,将获得一个名为“Sustainability features”的绿色小叶子标签,显示在listing标题的下方。

图源网络,亚马逊绿标
卖家为何对春季大促兴致不高?
春季大促本是开年的第一场大促活动,卖家们在经历了近一、两个月的淡季,本应摩拳擦掌,准备大卖特卖。
然而为何对于今年的春季大促,许多买家们却意愿不强,兴致不高呢?
1、绿标影响中小卖家参与积极性
绿标认证成为流量新门槛本来不是坏事,推动产品环保也确实是卖家该有的共识。而且在欧盟消费者更趋向于环保产品的购物趋势下,绿标的存在也确实帮助如安克、绿联、大疆等大卖获得更多平台的流量扶持及消费者青睐。
只是对于绿标的获取对于许多中小卖家而言并非易事,或者说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目标,而亚马逊又在大促中强化了气候友好认证(绿标)产品的流量倾斜政策,获得绿标的商品可享受专属流量入口和自然流量红利。
同时,亚马逊还减少了付费广告的优先级,更倾向于自然搜索结果,这使得依赖广告引流的卖家更加难以获得曝光,甚至在大促期间,缺乏绿标或自然流量优势的卖家可能面临“有促销无流量”的困境,如此,未认证的卖家自然就被打击了参与大促的积极性。
2、美国站的关税与通胀
今年,特朗普接连加征对我国所有商品的额外关税,至目前额外关税已高达20%,而部分商品叠加原有税率后,关税高的甚至达到70%。
高额的关税=卖家利润被大幅压缩,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部分为了清库存,或是关税压力下准备离开美国市场的卖家,更多卖家为了保证利润,自然在提供高额折扣上的意愿不强。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昨日高盛对美国GDP的更新预测数据也将2025年美国GDP增速由从年初的“2.4%下调至1.7%”。
全球经济分析公司BCA Research同样于昨日公布的最新预测也显示,预计未来3个月内,美国经济将出现衰退,并且这一预测出现的概率由此前的65%上升至75%。
同时,美国劳工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美国1月份年通胀率小幅上升至3%,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从2024年12月的315.61点上升至1月份的317.67点。
通货膨胀无法控制,经济甚至呈现衰退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无可避的会出现美国消费者网购欲望下降,更趋向于购置日用必需品、食物等的情况。

图源网络,至2025.1,美国CPI
3、大促越发频繁,且存在多平台共同竞争问题
亚马逊近年来频繁推出春节大促、Prime Day、秋季大促、黑五网一等活动,促销的常态化已经使得消费者对单一促销节点的兴趣下降,甚至产生审美疲劳。
此外,春季大促还存在外部竞争的压力,美国其他几家大型零售商也在春季推出了自己的季节性活动。
如沃尔玛的“Super Spring Savings Week”、塔吉特的“春季大甩卖”,还有家得宝、Lowe ‘s和Wayfair等平台也同样有春季促销活动。
这种各方共同竞争的情况下,无疑会大幅度削减亚马逊的流量。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去年2024的春季大促,亚马逊销售额虽增长5.9%,但收益增幅却仅为上月的一半…
结 语
平台规则、流量的变化,消费者因经济压力和购物习惯变化转向分散化消费,叠加关税、国际贸易局势变动等情况,无一不在考验卖家的应变能力。
不过,这其实也是在倒逼卖家跳出“价格战”思维,转向差异化竞争。
如绿标问题,虽然对中小卖家而言,绿标认证的流量门槛难以获取,但长远来看,环保趋势与合规化经营早已是不可逆的全球共识。
与其被动观望,不如将绿标视为产品升级的契机,从供应链源头优化可持续性,逐步向高附加值赛道转型。
或许有卖家春季大促赶不上绿标认证,但新的一年才刚开始,接下来还有Prime day、黑五等重要大促,而绿标产品在今年接下来的大促活动中大概率也将继续拥有亚马逊的“优先推广权”,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和流量扶持,这是卖家长远发展中不可忽略的一点。
来源:壹流融媒旗下公众号【WL123跨境电商】
原创文章,作者:壹流融媒88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l123.com/hang-ye-zi-xun/3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