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卖家朋友分享了一封来自美国消费者的邮件。
据邮件内容显示,该消费者表示其收到了送达通知,但包裹被盗了,并附上视频,向卖家询问,能否退款或者重发一个,并表示其不清楚该通过哪个渠道处理这类问题,向卖家请求帮助。

图源:卖家分享

图源:卖家分享
责任不在身,卖家也需谨慎应对
国外发生包裹被盗的事件并不罕见,一般来说,包裹送达后被盗,确实责任不在卖家也不在物流商,但消费者因此联系到卖家并寻求解决方案时,卖家还是需要谨慎应对。
原因很简单,因为消费者已经表达了她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如果放之不理,一旦消费者自行向平台或支付渠道进行申诉,如亚马逊的A-to-Z索赔、联系发卡银行表示未收到商品或欺诈交易等,会让卖家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去处理,增加运营成本。
甚至消费者的不满可能转化为负面评价、差评,进而损害店铺评级以及未来的销售情况。
参考雷布斯说过的一句话——“很多消费者都是活跃的网民,稍微遇到一点点问题,就先到微博骂你一顿。”

图源网络
卖家如何回应?
如果收到类似邮件,卖家可以尝试参考以下方式处理。
1、快速响应
尽快回复,避免消费者因等待进一步产生负面情绪。(如果因时差问题导致回复较晚,可告知消费者并表达歉意。)
2、安抚消费者
回复邮件要优先安抚消费者情绪,理解消费者的无助感,使用共情语言,比如“我们理解这非常令人沮丧”“感谢您及时告知”等。
3、提供解决方案
视乎商品价值及运营方针,卖家如果为了维系客户,可以直接询问消费者是想要补发商品,还是退款?或者可以提供折扣,让消费者重新下单。
如果卖家希望避免直接退款或重发,也可以引导消费者向当地警方报案,并告知警方报告是索赔的核心文件。
比如消费者使用信用卡购物的话一般会有购买保护(Purchase Protection),消费者通常只需提供订单凭证和警方报告即可获得赔付。
多数国际信用卡都有提供此服务,比如美国Blue Cash Preferred Card信用卡,在商品被损坏或被盗,消费者可以申请每次最高至1000美元,每年最高至50000美元的赔偿。
结语
卖家发货,包裹被盗是难以完全规避的风险,但处理得当却能成为提升客户忠诚度的契机。
当消费者因包裹丢失主动求助时,卖家的回应不仅关乎单笔订单的得失,更影响着品牌口碑的长期积累。
尤其当下正处于社交媒体与平台规则主导的电商生态中,一次消极应对可能引发差评、索赔、支付通道风控等多重连锁反应,其隐性成本远超商品价值本身,而积极协助,或许消费者的一次分享、一次赞扬,就能给卖家带来远超广告投入的推广效果。
原创文章,作者:壹流融媒88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l123.com/hang-ye-zi-xun/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