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颁布对等关税的政策,从4月2号的34%,到4月9号的84%,4月10号的125%,再到4月16号误传的245%。
从4月2号到今天4月17号,正好半个月,15天的时间。
半个月来,美线跨境的从业者,从一开始的看热闹,到紧张焦虑,再到麻了木了。
而这过程中,不断有美线朋友问我们媒体怎么解读文件,有什么转口方案,亦或是有没有什么好的资源推荐,未来怎么预测?
于是在被动问话和主动联系中,我们壹流融媒采访了以下卖家、工厂、服务链等10位美国跨境从业者。
美国品牌卖家:税费比运费都贵,发不起货了
从2014年开始坚持经营亚马逊品牌路线的Miya,在4月9号对等关税125%政策公布时,表示“已取消货件”。
谈及为什么?
她说“税费比运费都贵,只能先等等看。我们作为毛利润有30%的品牌型卖家(不含人工、房租、水电),利润也算不错了,但这么高但关税,也发不起货了。”
同时她也表示:“也不知道薄利多销的卖家以及传统贸易的出口工厂怎么搞?”
美国服装卖家:目前对我们影响还好,甚至出现爆单
来自苏州TK美区的服装卖家佩总,一年服装GMV有几千万。
在4月11号,我们和她交流谈到目前关税的影响,她发了个嘘的表情,说“目前对我们影响还好,甚至出现爆单。”
关税带来的影响还能是一天一地?问其原因。
佩总说“可能一是因为服装产品是有自身工厂供应链,成本可控,加上运营团队成熟,整体溢价高;二是物流商目前给的报价涨幅不大,一公斤增加6-7块人民币,我一公斤有3件衣服,折算人民币新增成本是0.3美金(约2块多人民币),所以总体目前是能接受的。甚至因为关税原因,消费者提前下单采购,于是店铺出现爆单、缺货,正在寻找空运小批量补货了”
看到这里,懂行也知道,佩总所说的物流报价是包税模式,因此费用整体涨幅不高,这也是很多物流商在遇到急需发货卖家,紧急进行了部分产品策略调整。
而跨境电商的灵活性,就体现在这里。
跨境大卖家:三大策略,紧急调整方向
关税连续叠加,某位行业大卖家负责人王总说道:“特朗普接二连三的政策,折腾我们呀。”为了解决当下问题同时未来预防类似情况,他们高管团队连夜开会,决定几大措施:1、美国市场占比较高的运营团队,已经暂停了人员招聘,撤销了部分东莞的仓库;2、另外,原来美国方向是通过自发货先测品、再备货的方式,因为5月2日800美元免税政策取消,现在紧急调整相应的资源安排,取消该测品发货模式;3、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同步加大了对欧洲方向的选品,备货。“目前能想到的,能做的,都做了。”王总透露些许无奈。
工厂型卖家:美国关税让我们没办法直接发货了,急需转口方案
来自东莞的D总,一直从事儿童用品的生产贸易,遇到屡加的关税也在寻求解决方案。
在4月14号,周一刚上班就问我们,“有没有墨西哥或加拿大转口美国的代理服务推荐?其中,他举例说,我们在加拿大有仓库,也有当地合作的工厂客户,想找能打通国内港口到加拿大温哥华港,加拿大的国内组装操作,以及从加拿大转口到美国的服务代理商。”
但当需求发布到加拿大/墨西哥资源群时,众多原本活跃接单的服务商们都纷纷说“墨西哥转口有必要吗?运费高,清关难?而加拿大劳动生产力有限,还要倒柜,出产地证..总的来说,不值当。”
不可否认的是,急需转口服务是许多工厂/供应链的热门需求,而良莠不齐的服务商趁机宣传揽客,于是供需矛盾带来的病急乱投医情况难免出现。截至发稿之前,D哥尚未找到合适的承接服务商。
越南转口美国物流商:简单的出口转贸易,并非易事
“种一棵树最好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自从关税出来,猫头鹰供应链的李总电话就没停过,他说“很多客户看到我们有越南发货美国的物流产品,都来自咨询转口贸易方案,但我们都婉拒了。因为猫头鹰服务的越南发货美国客户,是就早早提前布局建厂或者在当地采购,OEM代工。“那你们不接出口转贸易服务吗?“接不了,主要是转口风险太高,现在美国重点严查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地的生产。拿越南来说,越南对出口商品的本土增值要求通常为 30%以上,越南工贸部要求对高敏感商品(如电子产品、纺织品)的本地增值比例可能提升至 50%以上,以确保符合美国海关的审查标准。而在当前美越贸易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我们建议企业以 50%的本地增值为目标。”本土增值=本地原材料成本 + 人工成本 + 间接成本 + 利润/ FOB价我们了解到,就算现在去越南建厂,成本也被炒高。“平时东莞可能就9-10块人民币,现在越南最高被炒到5-6元美金。”,当然如果关税如此下去,算一算账也应该是略赢的。
头程海运物流商:灵活应对,加紧现金流的财务管理
在4月7-8号,也就是特朗普威胁将征收84%的对等关税(4月9号正式征收)的消息行业蔓延时,也是我们前往义乌参加活动的时候。于是我们采访了在场数位头程海运物流商。
他们当时纷纷表示这个50%的威胁是会成真的,当前也只能边做边观望,其次就是收紧现金流,保证未来1-3个月的运作。
其中某华东海运头程大哥表示,“未来海外仓会在5月出现一波空仓潮,扛不住的可能迎来暴雷,因为头程海运这段时间肯定货量下降,很多货主先不发货了,那部分海外仓就收不到货,循环开始。”
有暂时不收货观望的头程服务商,当然也有灵活应对,快速调整的货代企业,例如推出美国FTZ仓服务的联宇,推出“保价包”的腾信物流,以及积极推加拿大卡派、快线产品的九方通逊。
此消彼长的能量守恒定律,海运的货量下降,反观空运小包迎来部分增长。
空运小包服务商:享受最后的福利,业绩在增加
随着关税不断叠加,小包的消息也并不乐观。但因为其政策是在5月2号生效,于是小包空运货代们,仍在加紧享受这最后狂欢期。
4月16号,我们问起某个小包货代,他说“因为该走的货,它还是得走呀。”即使UPS/Fedex都增收了附加费,“货量没有减少,业绩在增加。”
小包货代们还有差不多10天的狂欢期,因为空运预计将在4月25号发布公告,4月27号截止。
小包的T86清关模式政策已经正式取消,小包税金陡增,从业者在期待未来会不会有另外一种模式出现的同时也在期待可能的变数,就如壹流群里某个朋友说的“也许又变了呢?”
清关服务商:美国关税动荡下,将会引起连锁效应
中国时间的4月3号,也就是对等关税34%颁布那天,我们一早去采访美国清关服务商千城互联的余总。
余总当时表示“中美之间的关税政策一直以来变化较多,千城的关务团队每次都跟着第一时间去研读和商讨解决方案。例如调整AI清关系统产品功能,及时更新HS海关编码,优化流程,让客户体验更好。”
同时他说“美国关税这一波的动荡,将会引起连锁效应。34%+20%,它不会是最终数字。”
不愧是第一线的从业者,两个观点都应验了。而蝴蝶效应的其中一波影响,就是我们采访余总片子“下架”了,还有行业许多热门消息。
当时正值清明假期,可见关税问题的影响不同往常。
美国当地卡车行:这两周的提柜量明显下降了30%-50%
中国时间的4月16号晚上,美国的清早,我们拨打了一直在美国经营华人卡车行的Artemis桃总电话。桃总她作为跨境从业者,也是当地消费者。
谈及关税影响,生活消费方面,她说:“目前食品预计在2周后会迎来涨价,例如当地食品进口商都开始纷纷找其他生产国的平替食品了。“
工作业务方面,她表示:“目前我们卡车提的柜子是在3月末4月初发出为多,这些柜子都是关税还没累加,保持在大概平均每天25条柜子的操作量。”
不过,由于关税影响,“这两周的提柜量明显下降了30%-50%,现在能保持发货的是一是直客的高利润产品,二是主打服务时效的海运产品。“
而为了配合“客户的客户”需求,桃总的卡车服务相应推出了快线提柜产品,帮助客户快速提柜送仓。
美国大件海外仓:抢货量,海外仓又开始卷了..
一位不愿意透露的海外仓负责人,他表示“坦白说,我们纯做美国海外仓的,关税影响下并不乐观。”
我们了解到不少海外仓为了尽量控制5月前的空仓率,纷纷推出新的营销策略,“大家都在抢货量了,例如免卸货费,免贴标费等举措,海外仓又开始卷了…”
毕竟仓库成本就在那,能揽到一点货,就减少一点损失。
结语:身处风暴,无法独善其身
在这15天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风波其中,见证经历种种,正如蝴蝶煽动的翅膀,已经在悄然改变贸易生态。
未来的查验率会提高,双清包税会被严查,转口贸易会溯源,种种预测现象正在发生。
作为贸易企业(卖家/工厂),无论何种解决方案,在成本增长情况下,贸易企业只能提高销售价格,才能维持利润。而为了在提高售价不减少销量情况下,最终本质是需要落到中国产品的品牌溢价能力上。
作为服务企业(货代/清关/卡车等),结合政策变化,打磨产品和服务,切身为客户提出切实可行解决方案同时,加强合规服务也是必然选择。
我们都在风暴中心,最终都无法独善其身。
原创文章,作者:壹流融媒88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l123.com/hang-ye-zi-xun/3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