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 | 跨境海外仓“非法用工”乱象

广告

近日,大象新闻报道了一起案件。洛阳小伙赵某听信人力中介公司介绍,可赴德国某海外仓获高薪工作,在其缴纳6.5万元后持旅游签证成功入境德国。
然而出国前,中介曾向他信誓旦旦承诺“月薪保底2万元,免费转工作签证”,但现实的残酷与美好的承诺截然相反!

01.揭露跨境海外仓,“非法用工”乱象

据报道,赵某在抵达德国后做的是在码头集装箱搬卸、仓库贴标换标的工作。赵某介绍:“都是德国人不愿意干的体力活,在德国,像我们这样的黑工也很多,感觉要有几千人,人多活少,基本就是干三天歇两天那种,并不稳定。”干了两个月,赵某才赚取折合约1.7万人民币。
在工作中,他还需要时刻躲避当地警察的检查,“因为是旅游签证,当地法律不允许没有工作签证的人非法务工。”当他后来与同样来德国打黑工的同事交流才得知,除非有德语B1证书,想要申请在德国的工作签证几乎是不可能的。

揭露 | 跨境海外仓“非法用工”乱象

由于实在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旅游签证过期后,赵某被迫回国。赵某想让中介公司给他退费,对方却以“无合同、现金交易”为由拒绝退款,赵某与中介公司的聊天记录,早在其出国前就以“避免海关检查”为由被删除了。

赵某:“他们把所有坑都提前挖好了,就等着我跳下去。”

揭露 | 跨境海外仓“非法用工”乱象

然而,赵某的经历也仅是海外仓非法用工乱象的冰山一角。
2024年5月,美国萨凡纳一家华人海外仓企业以“18美元/小时的高额薪资、提供住房、交通费用报销”为诱饵,吸引了13名中国工人历时45天、辗转9个不同国家赴美。然而,这些工人抵达美国后,每周工作7天、每天13小时,却未获得任何报酬。
他们主要从事装卸卡车、分拣产品等重体力劳动,这些工人在意识到不对后联系了萨瓦纳警察局,根据美国当地报道,这些人总共被拖欠了大约11万美元(约79万人民币)的薪资。
萨瓦纳警察局将此案认定为“人口贩运”,涉事企业面临查封。美国检察官Greg Gilluly在报道中指出:“他们来到这里,通常是希望能在美国工作,挣到美国的工资,但当他们来到这里时,他们意识到这些工作根本不存在。他们被剥削,他们在异国他乡,他们不会说当地语言。这往往会让人感到绝望。”

02.海外仓非法用工,缘何“蔚然成风”?

不难看出,多起“非法用工”的案件背后,折射的是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海外用工困境。

用工慌:市场增长催生用人高需求

首先,跨境电商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并在国家政策的加持下,对其附属产业的大力支持(如海外仓),为劳动者提供了越来越多境外的就业机会;但由于欧美本土的正规招聘流程复杂、用工成本高,加上许多当地人员不愿意从事仓库的搬运、贴标、包装等累活重活。

因此许多海外仓企业都面临“用工荒”的尴尬处境,于是转而选择“招聘国内员工”以填补用工缺口,加上国内就业压力日趋严峻,这让国内不少的劳动者选择跨境务工。

揭露 | 跨境海外仓“非法用工”乱象

行业乱象:野蛮生长与监管缺失

跨境电商行业迅猛发展,服务需求和分工不断细化,加上入行门槛低的行业特性,逐渐形成了竞争激烈的不良市场环境。

加上近些年来跨境行业也陷入价格战内卷阶段,部分海外仓企业为压缩成本、在竞争市场上获得更高利润和地位,于是谋起“廉价劳工”的主意,利用国内外信息差诱骗劳工出国打工。

而这些劳动者通常教育水平低,缺乏法律和合同保障意识、收入不稳定急于找工作,在黑心中介虚构高薪岗位,甚至伪造签证流程蒙骗下,又因中间存在监管缺失,出国后才发觉上当受骗。

信息不对称:现实打破“高薪滤镜”

国内部分劳动者依然对海外工作存在“高薪滤镜”,在一些黑心公司的吹捧宣传下,未充分了解目标国的务工政策、语言要求和工作环境。

如洛阳小伙赵某在出国前听信了中介的“免费旅游签证转工作签证”的说辞,去了德国才知道当地办理工作签证需要德语B1证书,导致赵某在德国工作陷入被动局面,回国后又因中介事先删除了聊天记录等证据,维权无望。

揭露 | 跨境海外仓“非法用工”乱象

03.“打黑工“需警惕:风险一定高于收益

需要特别注意无论是劳工“黑工”还是用人企业,一旦被当地国家的警方或相关执法部门发现打黑工,都将面临严厉惩罚。

对于个人来说,不仅在打黑工的过程中,员工本人不仅在权益上得不到任何保障,无法享受正规员工那样的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福利,一旦在工作中受伤或生病,只能自己承受高昂的医疗费用。

还会在个人出入境记录上留下不良记录,影响日后申请该国签证,甚至未来想要申请其他国家的签证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除此之外,黑工自己必须负担被遣返的费用,凭借打工赚来那微薄的工资,加上高额的罚款,对于艰难的回国之途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对于雇主企业来说,同样将面临高额处罚,情节严重者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可能会因为此影响企业的品牌名誉。

04.结语

小编向格略律所白雪律师咨询,表示:个人遇到此类招聘信息时,务必保留好和中介公司的聊天截图,并只有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通过正规渠道外派,打工收入和其他权益才有保障。

到达当地国家如发现遭遇被骗,要及时报警并向使馆报告,使馆将敦促以警方和移民部门依法惩处违法行为,并将相关情况通报国内有关地方政府。

总而言之,高薪诱饵必有诈,“黑工”风险必然高于收益!

———(壹流融媒原创,谢绝转载)———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壹流融媒仅作为媒体报道,如有侵权请联系。

出处:公众号WL123跨境电商

编辑:苏罗杰 罗率中

审核:Lulu

原创文章,作者:壹流融媒,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l123.com/mai-jia-zi-xun/2660.html

(0)
0 0
上一篇 2025年2月21日 下午5:28
下一篇 2025年2月24日 下午6:37
广告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我要入驻
wechat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