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跨境物流而言,回归的本质就是将产品和服务做好,其它的说再多可能都会显得虚无缥缈。
只要能依照客户的需求去设置产品和服务,我觉得最终一定能收获到客户的认可。
——速玛物流 雷勇
本期嘉宾:雷勇 (速玛物流 创始人)
雷勇,拥有17年中澳物流从业经验、9年跨境电商物流从业经验;16年创业至今,熟知澳大利亚/美国物流产品渠道;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个人上,都始终以“重产品,重客户需求”为核心经营理念。
结缘物流,选择澳洲
雷勇本是贸易专业毕业,也一心想往贸易方向发展,但阴差阳错下,却在实习期时进入到了物流行业。
或许也是个人的因缘际会,进入物流行业后,雷勇非但没有感到不适合,还做得挺好,于是他也就决定在这个行业继续沉淀积累下去。
那时的雷勇或许也在想,虽然自己没有去做贸易,但能帮别人完成贸易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吧。

如果说进入物流行业是巧合,是被动的,那主营澳洲市场就是雷勇深思后主动做出的选择。
“你要做事情,就做你擅长的。”
雷勇早期在传统物流企业工作时是销售出身,在业务上也是一直主攻澳新线,经过多年沉淀,可以说澳洲市场是他最熟悉,也是最为擅长的,所以在之后选择创业时,他也依然继续选择主攻澳洲市场。
当然,其中除了熟悉之外,雷勇也有自己的计划。
澳洲市场虽然不错,可到底欧美这两大市场才是真正的香饽饽,只是当时做的比较好、比较久的卖家,基本都有稳定的服务商,如果雷勇只是单纯的去告诉这些客户群体,自己也有欧美物流的相关业务,肯定是不受待见的。
而雷勇的计划则是先通过澳洲业务打出名声,作为突破口,再由此切入,逐步向客户介绍公司的其他业务,以达到开拓欧美市场的目的。
访谈中,雷勇提到这个举措哪怕至今也依然有不错的收效。
为什么澳洲是小众市场
在许多跨境企业、物流企业的眼中,澳洲都是一个特别小众的市场。
究其原因,其一是需求量小。
因为澳洲人口较少,只有2000万的人口;虽然得益于澳洲的工业产业并不兴盛,像日用品等都依赖于进口,也存在一定购买力,但在整体的需求量上对比于欧美等地区还是要小许多。
其二是差异大,在澳洲,最早就只有eBay以及部分独立站等寥寥几个平台,连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都是18年才开通了澳洲站点。
虽然在亚马逊开通澳洲站后,卖家们也确实一度看重这个市场,可才约半年时间,大半卖家又马上撤退了,因为他们发现这个市场并不像欧美市场那么好卖,一个单品可能一天出几件就已经是top seller,这对比欧美地区,澳洲在需求量上的差异太大了。

有言道,生意要往人多的地方做,人口不多,需求量不大,对比欧美更是差异明显,自然导致澳洲在跨境卖家、物流企业眼中是一个小众市场。
访谈中,雷勇也点出许多物流企业对澳洲的痛点问题,如难找客户且每次发货量都比较少。
因为受限于本身的市场规模,澳洲卖家都不会一次性备很多货物,在发货上也属于量少频高,这就导致物流企业在揽货、发货上会面对很大的挑战。
像物流中常见的海运拼柜,对澳洲都会显得非常困难,一个柜子能拼上百个客人,这对大部分物流企业而言都是难以想象的,同时,一个柜子的客户数量多也导致每一个柜子充斥着各类不同货物,对整个操作要求也形成一个巨大挑战。
当然,澳洲市场虽然小,但也有其优势所在;比如在购买力上它是源源不断的,不像欧美市场会有典型的旺季、淡季波动,澳洲市场的购买力相对比较稳定。
同时,随着时间流逝,澳洲市场也是在不断发展着;像部分自18年亚马逊开通澳洲站后便一致深耕这个市场的卖家,到现在也经营得非常不错,在销量等各方面都有比较好的成绩;再看作为平台方的亚马逊,至今也在澳洲建了7个仓库,并还有继续扩建的打算,从这一方面也能说明亚马逊对于澳洲市场的前景还是比较看好的。
卖家主动提需求,让速玛迎来转折
创业的过程总是充满波折,对雷勇而言亦是如此。
在2022年以前,速玛的海运的时效并不好,由此也经常引发客户不满。访谈中,雷勇提到,后面速玛能有效的做出改变、提高时效,还得感谢一位卖家客户。
他还清楚的记得是在2022年4月份的时候,这位客户的新物流负责人来到公司与其沟通,当时他直接拿出四张纸,标明着上个月的发货记录,并表示这个时效已经超出了当时双方约定的时效。

客户离开后,雷勇开始反思,同时也感到担忧。
因为他此前的计划是有成效的,部分客户确实是通过澳洲业务认可速玛后,又交给他们往欧美发的货,但现在如果连澳洲业务都做不好,是不是会进一步影响客户对你欧美业务的感观?
当时雷勇就召集了产品部、渠道等各个相关部门开会讨论,并将问题一一列出。
为什么澳洲的海运时效差?
哪些是客观因素导致的?比如船公司、船期。
哪些是自身原因导致的?比如跟踪不及时,或者海外同事的预约派送等方面出问题。
逐条分析商讨后,他们很快就找到了症结所在,并一一做出改进。
第一,将传统物流客户与电商客户分开;因为双方需求不同,传统物流的客户不在意时效,对价格更敏感;而电商客户则对时效上有更多要求。同时做出航线更改,全部改用时效最快、自动化程度高,而且可以有效避免码头罢工影响的COSCO(COSCO在澳洲的挂靠码头有优先权)。
第二,仓库货物处理改进;将当周预报的货物全部装走,如果大柜不够就装小柜,小柜不够帮客户发空运;为了重拾客户信心,雷勇也是做出取舍,哪怕收客户的是海运费用也帮忙发空运,就是追时效。
第三,提高目的港的海外清关预算,只有一个核心要求,怎么快就怎么来。
三段改进集合后,速玛在时效上显著的得到了提升,只是其中也让人疑惑,如此大刀阔斧,是否会在成本上造成压力呢?
对此,雷勇表示,“成本确实有所提升,不过也仍有利润,相当于是为了给客户一份信心,让利出去了。”
而改进后,收获的结果也是喜人的,因为优质服务形成的口碑效应,同年,速玛每个月都迎来超100%的增量,客户和货量都在增长。
访谈中,雷勇也是感慨道:“2022年4月份,对我们澳洲来讲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每次提起,我就很感激这位客户,要不是他拿着4张纸到我面前,我们还没有想到过要去分析这个原因。”
澳洲物流有哪些特殊性和查验强度?
在许多物流商眼中,澳洲其实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市场,在一些品类上,比如烟的走私是非常严重的,其中各种走私方式更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有时甚至让人感觉已经超出一个物流商能够处理的范围。
那么速玛面对这类问题是怎么处理的呢?
访谈中,雷勇先举了个将违禁商品伪装成普通产品发货例子:曾经有一批货物申报的是LED灯,从外观上看不出异样,插上电也会亮,甚至过X光机也扫不出问题,看起来就是一批正常的货物。
但还是在重量上被发现了疑点,因为其重量已经超过了一个LED灯原本应有的重量,于是雷勇便向客户申请拆开检验,并承诺如果拆开后没有问题,他愿意原价赔偿,那果然在拆开后发现里面夹带了约8条香烟。
暴利之下总会诱使有人铤而走险,速玛为了保护客户,也是一直执行最严格的查验。
比如遇到发私人地址的货物,包括小包,乃至是贸易公司抬头的货物在内,速玛会一律都要求开箱检查,决不放松警惕。
如果客户不接受开箱检查,那只能说声抱歉,请把货提走。
又如对于FBA的货也严格检验派送,不会因为经过平台筛选,有FBA标签就放松标准,坚决不接受半途改仓等行为。
最后则是利用法律作为武器喝退这类铤而走险的卖家,在相关合作协议上写明不接受任何违规产品,并标明违反的后果。
访谈中,雷勇也说道:“严格执行至今,速玛的仓库中基本不会出现违规的货物,而敢于选择Cosco,从检验更严格的蛇口出发去澳洲,也是因为对自家的货物比较有信心。”
产品思维的启发与实践
在10年至12年期间,运输游艇出口相当的火爆,雷勇在那时也是其中的一员。
游艇出口与普通出口不同,属于特种柜,其中涉及的运输、相关条款、运费乃至交货方式都与普通出口有非常大的差异,同时也更加复杂。
谈及这段往事时,雷勇也是笑道,当时虽然已经在物流做了挺多年,但相关的专业知识还是不够看,拿着一份游艇出口相关的PPT就去试着给游艇厂打电话,结果就是被客户各种专业的问题给直接唬住了。
这件事情给了雷勇一个启示,即专业性是非常重要,不说隔行如隔山,哪怕同是运输领域,实际上运输的标的不同,许多相关事宜就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在创业后,对待公司的销售,雷勇都会对他们在专业性上有要求,最忌讳的销售行为便是“一张报表打天下”。
他说道:“客户对物流的理解是不专业的,一张报表多的能有十几个渠道,你让客户如何做出选择?不了解客户的需求、产品就乱报价,这是对客户的不负责。”
同时,这也让雷勇至今都非常重视对企业自有系统的搭建。
对于物流公司而言,搭建自有系统所需要投入的成本是巨大的,但如果没有自有系统,又难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使用市场公共版本的系统在客户数据安全上也很难得到保障。
如何取舍,常常让物流商们纠结;不过在这一点上,速玛却向来坚定,因为雷勇很明白,重服务、重客户体验是他也是速玛的核心经营理念,这方面的投入是必须的,没有纠结的余地。

开发自有系统的过程是艰难的,但成功后得到的收获也是巨大的。
澳洲海运拼柜,一个柜子往往能拼上百位客户,在没有自有系统前,其中的箱规不同、数据测量繁琐、装柜考量、客户确认等等都是十分麻烦的问题,导致装个柜子都非常费劲。
而在有了系统之后,许多流程都简单了起来,一套自动测量设备,会自动拍照、抓取重量….而通过系统,也能将相关数据直接推给客户,从交货起,每一个节点客户都能通过系统清晰了解自家货物情况,如此即降低了工作人员、客服的工作强度,也提升了客户的体验度。
自有系统对物流企业其实也正是产品思维的一种的体现,虽然过程艰难,但通过自研,物流企业可以把自身的业务流程,对业务的理解融入到系统里,同时拥有自有系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之余,也能更好的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在客户身上获得更好的口碑。
结语
本次访谈,雷勇清晰的讲明了澳洲这一“小众市场”,同时也自身、以速玛的经历讲述了澳洲市场的痛点难点,以及自身做出的改进方向。
当然,其中许多内容相信对于跨境、物流从业者而言,也绝不是只局限于澳洲一地,无论是套用于欧美市场还是放眼全球,许多经营理念与改进思维都是共同的。
最后,也是再次感谢速玛物流雷勇带来本次的精彩分享。
——————
出品 | 深圳特区报 壹流融媒
壹流融媒 | 跨境电商行业前沿观察媒体
联合单位 | AMZ123 大信法务 千合物流
主持人 | 千合物流/文彪 乐荟中心/陈静璇
制作团队 | 导演/Lulu 拍摄剪辑 /乐不群团队支持
场地支持 | 乐荟中心
原创文章,作者:壹流融媒88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l123.com/ylzf/2508.html